达学堂·答疑讨论
Q:到了夏天,我们科室温度特别高,开空调也没办法有效降温,切片时蜡块都是软的,很难切,请问有什么好的具体的解决办法吗?
答:组织蜡块包埋好以后,应先在冷台上冷冻好,然后去掉包埋皿,放在冰箱冷藏室冷冻。待快要切片时再重新放置在冷台上冷冻备切。要保证切片工作环境的通风和除湿,尤其是梅雨季节。选择制冷效果好的冷台。如果发现冷台降温效果不好,冷台出现化霜化水的时候,蜡块的组织面不能朝下接触冷台,毕竟是粗修过的组织,直接暴露的话会导致组织膨胀,影响切片。这时建议把组织的背面即带有包埋盒的一面朝下,组织一面朝上冷冻。
Q:脱水机里一批组织,只有肿块没处理好怎么办,其他组织处理的可以。
答:首先,要检查肿块的取材和固定是否合乎规范。其次,检查判断一下没处理好的肿块是何种情况:发软还是发硬?如果肿块发软的话,可能是取材时取厚了,建议可以单独拿出来,按照退回处理的方式进行纠正,具体步骤:70%乙醇70ml,甘油30ml,二硫,水杨酸钠1g,组织浸泡数小时或过夜。组织处理重新从脱水液开始直至完成。如果肿块发硬的话,建议可以在切片时适当进行软化处理的方式进行弥补,具体步骤:1.将组织蜡块面朝下,置入带有5 N 盐酸的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内,浸泡5 min~10 min,取出后用干纱布擦去蜡块表面的盐酸。2.蜡块不须冷冻,在室温(25 ℃)下直接在切片机切片,切片厚度4 μm。3.裱片时,先将切片光面朝下放入冷水中,然后,再用干净的载玻片将其移入漂片仪的水槽内,温度约45 ℃~47 ℃;略展片刻,待切片充分展平后,迅速裱贴在载玻片上。4.常规烘/烤切片、染色、封固。
Q:科室蜡块归档后,免化会借出去做免化,然后归还的时候不会立马归还,最后蜡块去向不明,有些个别的找起来特别难。蜡块归档后,有科研需要或者医生需要核对,或者需要再切,进进出出,最后有时候有人用了没有归档到档案室,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,有的当天还太难了。
答: 这个事是比较难的,我们之前也有讨论过,我们认为所有的档案应该在档案室来完成,用完以后就还回来,第二天再来档案室借。但是这个很麻烦,比较难实现,以后还有待改进。
Q:病理切片和蜡块到期后怎么处理销毁?
答:都是交给医院的保卫部门处理,处理方法是一样的。
Q:如果分为普通档案和高值档案的话,对于这两种档案年限会不会出新规定?
答:其实不用纠结这个问题,就按现有的标准,住院的病例按30年处理,到了30年了可以处理,但是现在医院基本到期了也没有处理,就是因为在整个档案的年限管理中,高值档案和低值档案是穿插在里面的,如果后面又要做科研什么的,把档案处理了就比较麻烦,所以很多大医院每年都在增加档案室,而不是处理档案,当然到期了每年你可以处理掉一批档案。
Q:科室医生认为档案管理是技术员的工作,医院不允许增加人员,连可移动的档案柜都不允许买,基本科室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,出过几次问题了,感觉没有专业人员,根本管理不好,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吗?
答:主要有两个问题。 一个是医院对病理科的认识不够,档案管理就更差了,对档案的价值认识不够,还有一个就是和医院领导的沟通不够。所以说平时要多和领导沟通,让领导明白病理科的重要性。
Q:以前归档的时候发现,一些医生定了特殊染色、免疫组化等,我们要给他们预留一些空间,但是发现这个预留空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留得宽了,后面空了一大截,留得少了,挤也挤不进去,针对这问题有什么指导建议呢?
答:所谓无序归档就是这样的,先出来的档案先归档,没有出来的就留着。按照现在的二维码技术,扫描以后,按序列号去排,是知道在哪个位置,这样也不会乱。所以就是说,未来数字病理的发展,会更优化档案归档问题和病理科的资源。